犯鳞
拼音: | fàn lín |
注音: | ㄈㄢˋ ㄌ一ㄣˊ |
犯鳞的意思
词语解释:
《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以“犯鳞”喻臣子冒死直谏。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婴鳞”。参见“婴鳞”。
引《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后以“犯鳞”喻臣子冒死直谏。 《陈书·后主纪》:“世无抵角,时鲜犯鳞, 渭桥惊马,弗闻廷争。”
唐许浑《宣城赠萧兵曹》诗:“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王闿运《<桂阳州志>序》:“犯鳞捋须,考槃独寐。”
国语词典:
冒犯龙鳞。比喻直言谏诤。
网络解释:
犯鳞
字义分解
- 拼音fàn
- 注音ㄈㄢˋ
- 笔划5
- 繁体犯
- 五笔QTBN
- 五行水
(1)(动)违反;抵触:~法。
(2)(动)侵犯:击退来~敌人。
(3)(动)发作、发生:~病。
(4)(名)指犯罪的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