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本
拼音:nóng běn
注音:ㄋㄨㄥˊ ㄅㄣˇ

农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洪诚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2.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

引证解释:

⒈ 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廩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洪诚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吴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章六:“自韩非始,方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形成农本工商末的简明口号。”

⒉ 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

如:旱地育秧便于管理,省农本。

网络解释:

农本

  • 农本是词语,拼音nónɡ běn,释义为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1、农本意识是农业社会中统治理念和主流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
    • 2、同时实用思维引发的“农本”经济的思维,是一种直觉思维方式,抑制了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中国学科分类不足。
    • 3、贾平凹的思想中受农本文化影响很深刻,因此,第三节主要从此方面入手,分析这种意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 4、在这一时期,人类从以农本经济向业经济社会过渡。
    • 5、近代早期是英国由农本而重商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 6、近代早期是英国由农本而重商的转型时期,商人日益成为社会经济舞台的重要角色。

    字义分解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EI
    • 五行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