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犯
拼音: | nì fàn |
注音: | ㄋ一ˋ ㄈㄢˋ |
逆犯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违犯。 2.犯有叛逆罪的人。
引证解释:
⒈ 犹违犯。
引《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而陛下不諮之公辅,便盛意驱驰,六军流离悲惧,逆犯天地,天地以灾。”
⒉ 犯有叛逆罪的人。
引《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你当初为娶这个妇人来家,今是他家女婿,因这妇人带了许多装奩,金银箱笼,口口声声称是当朝逆犯杨戩寄放应没官之物,来问你要。”
《娱目醒心编》卷五第二回:“因诸臣欲害郭勋,故诬张寅为逆犯。”
字义分解
- 拼音nì
- 注音ㄋㄧˋ
- 笔划9
- 繁体逆
- 五笔UBTP
- 五行木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