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
拼音: | cài yōng |
注音: | ㄘㄞˋ ㄩㄥ |
蔡邕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灵帝时任议郎,因得罪宦官被流放。董卓当政,官至左中郎将,后世称为蔡中郎。董卓被诛后,下狱死。辞赋以揭露统治者腐朽奢侈的《述行赋》最著名。书法工篆、隶,隶书尤佳,又创“飞白”书。明人辑有《蔡中郎集》。
国语辞典
蔡邕[ cài yōng ]
⒈ 人名。(西元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人。博学,工辞章,天文、术数、书画、琴艺皆精,创飞白书,熹平四年,奏定六经文字,以隶书四十六碑立于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后董卓专政,累迁为左中郎将,故也称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著有《独断》、《蔡中郎集》。
德语Cai Yong (Eig, Pers, 133 - 193)
法语Cai Yong
- 1、蔡邕认为有些经籍中,由于俗儒穿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
- 2、蔡邕郑玄身边围着一群名士学子,大谈经纶国事。
- 3、果然蔡邕的书法,风骨不凡,气?灵动,超凡脱俗,是神妙的艺术品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
- 4、羊道家在泰山郡南城县,蔡邕因直言取祸,“室家徙放,老幼流离”。
- 5、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 6、蔡邕一待罪流放之人,打扰卫兄已经是有不妥,如何敢是有劳卫兄远迎?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