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拼音: | cài yuán péi |
注音: | ㄘㄞˋ ㄩㄢˊ ㄆㄟˊ |
蔡元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蔡元培(1868-1940)教育家。浙江绍兴人。清代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1902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次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留学。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后被迫辞职。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香港病逝。著作编有《蔡元培选集》等。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867~1940)字鹤卿,一字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进士,留学德、法,研究哲学,历任教育部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任职北大时,以思想自由为办学宗旨,一时该校蔚成文化运动的中心。著有《中国伦理学史》、《哲学要领》等书,另辑有《蔡元培先生全集》。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蔡元培
- 1、禀陈蔡元培“抢救唐塑”的意见,并请其支持。
- 2、蔡元培在学校主张“尊师爱生”,发挥“自动性”,强调“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这些教育思想,一直传承延续下来。
- 3、龄、蔡元培、鲁迅等人还是亲赴殡仪馆为杨送殓。
- 4、蔡元培先生实是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 5、蔡元培从酒馆披星戴月返回家,夫人已然落帐睡去。
- 6、“劳神圣”是孙中山、罗斯福、蔡元培等很多人发出的呐喊。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4
- 繁体元
- 五笔FQB
- 五行木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