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问
拼音:tōng wèn
注音:ㄊㄨㄥ ㄨㄣˋ

通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问tōngwèn

(1) 相互问候;互通音信

correspond

引证解释:

⒈ 互相问候。

《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嫂叔不通问。”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凡巾櫛椸架及男女授受通问婚葬,悉有规制。”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尝擕一童子,自亲串家通问,归已薄暮矣。”

⒉ 互通音讯。

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诗之二:“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元杨维桢《红酒歌》:“别来南北不通问,夜梦玉树春风前。”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朝鲜讲求武备疏》:“从前李裕元以该国边事,与臣通问,每附土仪数种。”

国语词典:

互相往来访问。

网络解释:

通问

  • 通问:明末清初临济宗僧
  • 通问:汉语词汇
  • 通问 (汉语词汇)

  • 通问,汉语词汇。
  • 拼音:tōng wèn
  • 释义:1、互相问候。2、互通音讯。
  •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拼音wèn
    • 注音ㄨㄣ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KD
    • 五行

    (1)(动)请人解答

    (2)(动)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

    (3)(动)审讯;追究:~供。

    (4)(动)管;干预:不闻不~。

    (5)(介)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本书。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