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呼豨
拼音: | fēi hū xī |
注音: | ㄈㄟ ㄏㄨ ㄒ一 |
妃呼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乐曲中的助声字,无义。
引证解释:
⒈ 古乐曲中的助声字,无义。
引《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有所思》:“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颸。”
明徐祯卿《谈艺录》:“乐府中有妃呼豨、伊阿那诸语,本自亡义,但补乐中之音。”
清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诗:“互谈伊优亚,独歌妃呼豨。”
网络解释:
妃呼豨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pèi
- 注音ㄈㄟ,ㄆㄟˋ
- 笔划6
- 繁体妃
- 五笔VNN
fēi
1. 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妃子。妃嫔。
2. 古代对神女的尊称:天妃。宓妃。
3. 古同“绯”,粉红色。
pèi1. 古同“配”,婚配。
- 拼音hū
- 注音ㄏㄨ
- 笔划8
- 繁体呼
- 五笔KTUH
- 五行水
(1)(动)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动)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动)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Hū)姓。
(5)象声词:北风~~地吹。
与妃呼豨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