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徒
拼音: | shì tú |
注音: | ㄕˋ ㄊㄨˊ |
士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士卒;军队。
引证解释:
⒈ 士卒;军队。
引《周礼·地官·载师》“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汉郑玄注:“民虽有间无职事者,犹出夫税、家税也。夫税者,百亩之税;家税者,出士徒车輦给繇役。”
《汉书·食货志上》:“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颜师古注:“徒,众也。”
宋曾巩《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将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网络解释:
士徒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士
- 五笔FGHG
- 五行金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