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
拼音: | yù zhōu |
注音: | ㄩˋ ㄓㄡ |
豫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九州之一。 2.汉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东汉治所在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三国魏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东晋﹑南朝时治所最北在悬瓠城(今河南汝南),最南在邾城(今湖北黄冈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江苏﹑安徽长江以西,安徽省望江县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北魏治所在悬瓠城。隋大业初因改洛州为豫州(后即改河南郡),乃先后改此为溱州﹑蔡州。地处中原冲要,为东晋﹑南北朝时战争重地。
引证解释:
⒈ 古九州之一。
引《书·禹贡》:“荆河惟豫州。”
《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南曰豫州。”
⒉ 汉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 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 东汉治所在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 ), 三国魏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 东晋、南朝时治所最北在悬瓠城 (今河南汝南 ),最南在邾城 (今湖北黄冈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江苏、安徽长江以西, 安徽省望江县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地区。 北魏治所在悬瓠城。隋大业初因改洛州为豫州 (后即改河南郡 ),乃先后改此为溱州、蔡州。地处中原冲要,为东晋、南北朝时战争重地。
国语词典: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南及山东旧曹州、湖北旧襄阳、郧阳等地。
网络解释:
豫州
- 1、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 2、来的三人便是豫州崇阳派的天阶高手。
- 3、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
- 4、,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 5、冀州韩馥多疑怯弱,豫州孔伷夸夸其谈,兖州刘岱贪婪狭隘。
- 6、生蒲州,辅豫州,保荆州,鼎峙西南,掌底江山归统驭。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5
- 繁体豫
- 五笔CBQE
(1)(形)〈书〉欢喜;快乐:面有不~之色。
(2)(形)〈书〉安适:逸~亡身。
(3)同“预”。
(4)(名)河南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