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望
拼音:xián wàng
注音:ㄒ一ㄢˊ ㄨㄤˋ

弦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农历每月初七﹑八,廿二﹑三和十五
有时是十六﹑七

借指时日﹑岁月。

引证解释:

⒈ 指农历每月初七、八,廿二、三和十五(有时是十六、七)。

《鹖冠子·天则》:“弦望晦朔,终始相巡。”
陆佃解:“月盈亏而成弦望。”
汉王充《论衡·四讳》:“八日月中分谓之弦,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望,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晦与弦望一实也。”
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三元日月,不能改弦望之期;四序炎凉,不能移变通之运。”
明何景明《泊云阳江头玩月》诗:“弦望几更易,客行尚殊境。”
清顾炎武《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弹筝叩缶长太息,岂可日月无弦望?”

⒉ 借指时日、岁月。

南朝梁元帝《策勋令》:“自白波作寇,亟淹旬朔; 黑山搆逆,多歷弦望。”
《南史·陈纪上·废帝》:“敕欧阳紇等攻逼衡州,岭表纷紜,殊淹弦望。”
唐庾抱《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诗:“秋雨移弦望,疲痾倦苦辛。”

网络解释:

弦望

  • 弦望,拼音是xián wàng ,注音是ㄒㄧㄢˊ ㄨㄤˋ,解释有(1).指农历每月初七、八,廿二、三和十五(有时是十六、七),(2).借指时日、岁月。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YXY
    • 五行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EG
    • 五行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