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庹
拼音:yī tuǒ
注音:一 ㄊㄨㄛˇ

一庹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俗称两臂横量绳数曰一庹、两庹。见·吴任臣《字汇补》。

引证解释:

⒈ 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俗称两臂横量绳数曰一庹、两庹。见清吴任臣《字汇补》。

网络解释:

一庹

  • 一庹(tuǒ):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
    • 1、“尽手一庹”就是把行距尽量放大,“尽脚一缩”就是把株距也尽量放大。
    • 2、部队给了一把大刀,我们自己用一庹长的木棍做红缨枪,日夜轮流站岗、放哨,盘查过路行人,看有没有乡政府发的路条子。
    • 3、不久前,五公祠环境整治,草莽中发现一方长约一庹、宽二尺多、厚七八寸的石匾。
    • 4、帐沿子是皮影演出时搭建在皮影银幕上方的舞美布景,展览上亮相的两幅晚清时期西派皮影的帐沿子,都只有一庹宽,相当于成年人双臂伸开的长度。
    • 5、老街偏旁,另有一条一庹宽的山道,“之”字形拐向山腰,崖壁錾凿四个楷书大字,红漆涂填,曰“骡马古道”。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tuǒ
    • 注音ㄊㄨㄛ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ANY
    • 五行

    (量)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的长度;约5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