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国
拼音:xū guó
注音:ㄒㄨ ㄍㄨㄛˊ

虚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无备之国。 2.空其国。 3.无主之国。

引证解释:

⒈ 无备之国。

《穀梁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人入滑 …… 秦越千里之险入虚国。”
范宁注:“滑无备,故言虚国。”

⒉ 空其国。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并州既定, 曹操商议西击乌桓 …… 郭嘉曰:‘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

⒊ 无主之国。

《穀梁传·僖公十七年》:“以不正入虚国,故称嫌焉尔。”
范宁注:“庄九年, 齐小白入于齐,贬不称公子。虚国,谓齐无君。”
明沉德符《野获编·宗藩·兄王伯王》:“宣德四年, 熺请还太原奉恭王祀,上不许……是时, 晋竟虚国无王。”

网络解释:

虚国

  • 虚国拼音是xū guó ,注音是 ㄒㄩ ㄍㄨㄛˊ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AOG
    • 五行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GYI
    • 五行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