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行
拼音:yá háng
注音:一ㄚˊ ㄏㄤˊ

牙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牙行yáháng

(1) 旧时提供场所、协助买卖双方成交而从中取得佣金的个人

大户人家做中做保,倒多是用得他着的,分明是个没头发的牙行。——《二刻拍案惊奇》
middleman

(2) 协助买卖双方成交、从中获得佣金的商号或商行

broker house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而从中收取佣金的商行。亦指其行主。

《元典章新集·刑部·杂例》:“局院站赤、百户头目、里正、主首、牙行人等,因而取要钱物,取讫招伏,断罪追赃。”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那枫桥是柴米牙行聚处,少不得投个主家脱货。”
赵树理《三里湾·“这日子不能过了”》:“天成老婆外号‘ 能不够 ’,跟本村‘ 糊涂涂 ’老婆是姊妹,都是临河镇一个祖传牙行家的姑娘。”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二回:“﹝康顺风﹞以前是个牙行,在旧政权手里当过闾长,性情狡猾。”

⒉ 泛指市集。

清褚人穫《坚瓠四集·市名》:“市井之区,交易之地,其名各省不同。南方谓之牙行。”

国语词典:

协助买卖双方成交,从中抽取佣金的个人或商号。

词语翻译

英语
middleman(in former times)​, broker

网络解释:

牙行

  • 牙行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有时也指牙商的同业组织。汉代市场上的中间商人称“驵会” (或作“侩”)。汉至隋唐,中间商人获政府给予的垄断权,由此得“牙侩”之名。宋以后称为“牙行”,后来亦称“牙人”、“牙纪”、“牙子”、“牙商”、“牙郎”、“互郎”、“侩”。经营牙行须经政府批准,并交纳税课。牙行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通商贾”,代政府统制市场、管理商业的作用,故也称官牙。
    • 1、尽管如此,私牙也是相当可靠的,因为《大清律例》规定,牙商必须为殷实良民,有联保甘结,一个牙行只许一人经营。
    • 2、爱牙日大派送啦!只要你爱,我们就送,送您“唇红齿白、齿颊生香、朱唇皓齿、皓齿明眸、皓齿蛾眉”是不是心动了呢?那就快快加入爱牙行列。
    • 3、牙人牙行作为交易的中介,自有交换以来就存在,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显其重要。
    • 4、疏请禁司坊擅理词讼,奸徒包揽捐纳,牙行霸占货物,流娼歌舞饮宴,饬部议,定为令。
    • 5、它很古老,在明朝万历年间称为兰溪市,到清末已成为益阳县最大的集市,民国时期厂铺、牙行、河运业等蓬勃发展,有“小南京”的美誉。 
    • 6、结论:自凝塑料的细胞毒性为中度,临床对活髓牙行暂时冠桥修复时应慎用此材料。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HTE
    • 五行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