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钞
拼音: | zòu chāo |
注音: | ㄗㄡˋ ㄔㄠ |
奏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宋时门下省所用文书之一种。
引证解释:
⒈ 唐宋时门下省所用文书之一种。
引《新唐书·百官志二》:“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顓判省事。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钞,以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五:“奏钞则用天下合同之宝,祭祀则用皇帝恭承天命之宝。”
网络解释:
奏钞
字义分解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奏
- 五笔DWGD
- 五行火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