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帖
拼音:xì tiē
注音:ㄒ一ˋ ㄊ一ㄝ

禊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兰亭序》帖的别称。晋王羲之著名行书法帖之一。以帖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兰亭序》帖的别称。 晋王羲之著名行书法帖之一。以帖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名。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龚圣予云:《禊帖》有大业间石本,其后有隋诸臣衔位。然则在智永未藏之先,此帖亦尝入御府。”
明刘元卿《贤奕编·应谐》:“子固(赵子固 )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禊帖》语人曰:‘《兰亭》在此,餘不足问。’”
清姚鼐《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越僧世得钟张法,头白朝朝摹《禊帖》。”

国语词典:

晋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因记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称为「禊帖」。亦称为〈兰亭帖〉。

网络解释:

禊帖

  • 《禊帖》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YDD
    • 五行

    (名)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除去所谓不祥的祭祀。

      • 拼音tiè,tiě,tiē
      • 注音ㄊㄧㄝˋ,ㄊㄧㄝˇ,ㄊㄧㄝ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HHK
      • 五行

      tiè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1. 便条: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1. 妥适: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