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润文使
拼音:yì jīng rùn wén shǐ
注音:一ˋ ㄐ一ㄥ ㄖㄨㄣˋ ㄨㄣˊ ㄕˇ

译经润文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掌管佛经的翻译和润色的官。

引证解释:

⒈ 掌管佛经的翻译和润色的官。

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二:“本朝宰相,衔带译经润文使,盖本於唐也。”

网络解释:

译经润文使

  • 宋官名。太平兴国年间,置译经院,聘梵僧翻译佛经,命大臣加以润色,称译经润文官。天禧年间后,以宰相为译经润文使,但非正式官衔。庆历四年(1044)后,为正式官衔。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CFH
    • 五行

    (动)翻译:口~|笔~|直~|编~|~文。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 拼音rùn
      • 注音ㄖ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UGG
      • 五行

      (1)(形)细腻光滑;滋润:光~|~泽。

      (2)(动)加油或水;使不干枯:浸~|~嗓子。

      (3)(动)使有光彩(指修改文章):~色|~饰。

      (4)(名)利益;好处:分~|利~。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shǐ
      • 注音ㄕˇ
      • 笔划8
      • 繁体使
      • 五笔WGKQ
      • 五行

      [ shǐ ]

      1.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迫使。

      4. 假若: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