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学
拼音: | lǜ xué |
注音: | ㄌㄩˋ ㄒㄩㄝˊ |
律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隋律学隶大理寺,唐宋律学隶国子监。
法律学科。
法律学科。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 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 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 隋律学隶大理寺, 唐宋律学隶国子监。
引《晋书·石勒载记下》:“参军续咸、庾景为律学祭酒。”
《新唐书·百官志三》:“﹝律学﹞律令为顓业,兼习格式法例。 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 武德初,隶国子监。”
《宋史·选举志三》:“律学。国初置博士,掌授法律。 熙寧六年,始即国子监设学,置教授四员。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各处一斋。”
⒉ 法律学科。
引南朝梁沉约《援蔡法度廷尉制》:“郭恭以律学通明,仍业司士。”
网络解释:
律学 (音乐学科门类)
- 1、法律学士学位是一个三年制的课程,没有要求备之前的法律知识。
- 2、他不光是一位书画大家,而且还是音韵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刑律学家、佛学家、翻译家呢。
- 3、由于受僧团戒律学习的限制,有关比丘和比丘尼戒法的内容不能详录。
- 4、在此基础上,法律学者进一步虚构所谓“集体创作机制”、“集体作者观”。
- 5、本文叙录作者寓目的清代诗歌声律学著作二十种,概述其作者生平、全书内容及版本流传情况,并略评其得失及学术价值。
- 6、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
字义分解
- 拼音lǜ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律
- 五笔tvfh
- 五行火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
与律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