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轮
拼音: | bǐ lún |
注音: | ㄅ一ˇ ㄌㄨㄣˊ |
比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车并行。
钱币名。
引证解释:
⒈ 谓车并行。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竦峭双碣,方驾比轮。”
李周翰注:“方驾比轮,言并车也。”
⒉ 钱币名。 三国吴所铸。 东晋初尚在流通,俗称“比轮”。参阅宋洪遵《泉志》卷二、 清高宗《钱录》卷五。
引《晋书·食货志》:“元帝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四文。”
清无名氏《钱币考》卷上:“﹝晋﹞初用魏五銖钱,不更铸。 元帝渡江,用吴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
网络解释:
比轮
字义分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比
- 五笔XXN
- 五行水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与比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