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
拼音:jīng shǐ zǐ jí
注音:ㄐ一ㄥ ㄕˇ ㄗˇ ㄐ一ˊ
词性: 成语

经史子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
清赵翼《陔馀丛考·经史子集》:“今《隋书·经籍志》已分经史子集者,《隋书》本唐人所修也。近代説部之书最多,或又当作经史子集説五部也。”

国语词典:

我国旧日书籍分类的四个要目。最早晋荀勖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唐以后,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及次序始定。经包括经籍及小学,史为史书,子为诸子,集为诗文、词赋、图赞等。

网络解释:

经史子集

  •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出处:《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示例:就从妹子说一句书,无论~,大家都顶针续麻依次接下去。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 1、琴棋书画信手拈来,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奇门遁甲家常便饭,文治武功不在话下,德容言功样样齐全,烹饪女红更是稀松平常。 
    • 2、借百家之要义,汇经史子集之神韵!如轸琴之鳌愤龙愁,亦如挥毫之鸾跂鸿惊!个中纷呈,且看本书详解!
    • 3、原来欧阳多年来参读各大世家古书无数,诗书礼仪、经史子集、怪力乱神、卦辞阵图都有研究。
    • 4、栾奕摆手示意几个伙伴别打断自己,接着道“仅通读经史子集,学富五车亦是不够。
    • 5、汴梁国子监刻书,经史子集四部皆备,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后代刻书的典范。
    • 6、经史子集不翻,诗词歌赋不会,琴棋书画不晓,子丑寅卯不懂,伯仲叔季不分,甲乙丙丁不闻,再从头,望宫阙,难拾旧时爱。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 拼音shǐ
    • 注音ㄕ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QI
    • 五行

    (1)(名)历史:~学。

    (2)(名)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3)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YSU
    • 五行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