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弟
拼音: | mǔ dì |
注音: | ㄇㄨˇ ㄉ一ˋ |
母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母之弟。别于庶弟。
母亲的弟弟,即舅
母亲的弟弟,即舅
引证解释:
⒈ 同母之弟。别于庶弟。
引《左传·宣公十七年》:“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
《书·牧誓》“昬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 孔传:“母弟,同母弟。”
孔颖达疏:“《春秋》之例,母弟称弟,凡《春秋》称弟皆母弟也。母弟谓同母之弟。”
唐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公之母弟全素,孝慈友弟。”
清薛福成《母弟季怀事状》:“母弟季怀,讳福保,於兄弟行第四。”
⒉ 母亲的弟弟,即舅。
引《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
司马贞索隐:“谓布之舅也。”
国语词典:
称谓。称同母所生的弟弟。
网络解释:
母弟
字义分解
- 拼音mǔ
- 注音ㄇㄨˇ
- 笔划5
- 繁体母
- 五笔XGUI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
与母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