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官
拼音:chú guān
注音:ㄔㄨˊ ㄍㄨㄢ

除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授官。 2.免官。

引证解释:

⒈ 授官。参见“除拜”。

唐黄滔《寓题》诗:“纷纷墨勅除官日,处处红旗打贼时。”
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二》:“内外制,凡草制除官,自给諫待制以上,皆有润笔物。”

⒉ 免官。

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輒不敢用。一或犯之,暗行黜落,士大夫除官。”

网络解释:

除官

  • 除官,是汉语词汇,出自《寓题》,解释为授官。
    • 1、除官降外,东风悦达起亚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快去专营店体验吧!。
    • 2、因战事紧张,发到各坊里的通行证件停止使用,除官差以外,各式人等均不得出城。
    • 3、他本应该在博福斯丑闻发生时更加迅速地开除官员,而且应该采取更多措施让收受贿赂难以进行。
    • 4、小报告打上去后,张衡被除官为民,不久后,便被赐死家中。
    • 5、结案,判苏舜卿监主自盗,减死一等科断,除官为民。
    • 6、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无实者不问。

    字义分解

    • 拼音chú
    • 注音ㄔ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BWTY
    • 五行

    (1)(动)去掉:斩草~根。

    (2)(介)不算在内:~外。

    (3)(名)算术中用一个不是零的数把另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六~二。

    (4)(名)台阶:庭~。

    (5)(动)封建时代指任命官员。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