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承
拼音:kè chéng
注音:ㄎㄜˋ ㄔㄥˊ

克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能够继承。

引证解释:

⒈ 能够继承。

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婉婉夫人,有籍宫门,克承其后。”
清侯方域《重修白云寺碑记》:“余惟昔者崇禎以前,实克承庆历之业。”
唐弢《尺素书》:“在对待鲁迅问题上, 姚文元也精通家学,克承父业,袭用了姚蓬子的手法。”

网络解释:

克承

  • 克承,汉语词语,读音kè chéng,指能够继承。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QB
    • 五行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DII
    • 五行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