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记
拼音:sòng jì
注音:ㄙㄨㄥˋ ㄐ一ˋ

诵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背诵和记忆。

引证解释:

⒈ 背诵和记忆。

《后汉书·荀悦传》:“﹝悦﹞家贫无书,每之人閒,所见篇牘,一览多能诵记。”
宋吕陶《请罢国子司业黄隐职任状》:“隐亦能诵记安石新义,推尊而信嚮之久矣。”
明唐顺之《重修宜兴县学记》:“口吻刓於蠹编之诵记,而思虑敝於游词之剽缀。”

网络解释:

诵记

  • 诵记(诵记)
  • 背诵和记忆。《后汉书·荀悦传》:“﹝ 悦 ﹞家贫无书,每之人闲,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 宋 吕陶 《请罢国子司业黄隐职任状》:“ 隐 亦能诵记 安石 新义,推尊而信向之久矣。”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口吻刓於蠹编之诵记,而思虑敝於游词之剽缀。”
  • 字义分解

    • 拼音sòng
    • 注音ㄙㄨ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CEH
    • 五行

    (1)(动)读出声音来;念;朗读

    (2)(动)背诵:记~|过目成~。

    (3)(动)称述、述说:传~|讽~。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NN
    • 五行

    (1)(动)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性|~得|~不清|好好~住。

    (2)(动)记录;记载;登记:~事|~账|~一大功。

    (3)(名)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做书名或篇名):日~|笔~|游~|《岳阳楼~》。

    (4)(名)(~儿)标志;符号:标~|钤~|暗~儿。

    (5)(名)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左边眉毛上有个黑~。

    (6)〈方〉(量)打一下叫打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