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扇
拼音:bǎo shàn
注音:ㄅㄠˇ ㄕㄢˋ

宝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

引证解释:

⒈ 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

《长阿含经·第一分初大本经》:“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唐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新唐书·窦怀贞传》:“俄而禁中宝扇鄣卫,有衣翟衣出者,已乃韦后乳媪王,所谓莒国夫人者,故蛮婢也。”
宋王淇《上元应制》诗:“雪消华月满仙臺,万烛当楼宝扇开。”
明梁潜《咸阳怀古》诗:“月过文窓宝扇移,星临绣户粧奩密。”

国语词典:

古代贵妇出行时用以遮蔽、护卫的扇形仪仗。

网络解释:

宝扇

  • 宝扇,读音bǎo shàn,汉语词语,意为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GYU
    • 五行

    (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

    (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

    (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

    (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

    • 拼音shàn,shān
    • 注音ㄕㄢˋ,ㄕ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NND
    • 五行

    shàn

    1. 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扇子。扇坠(扇柄下端的装饰物)。扇面儿。扇形。

    2. 指板状或片状的屏:门扇。隔扇。

    3. 量词,用于门窗等:一扇门。

    shān

    1. 摇动扇子或其它东西,使空气加速流动成风:用扇子扇。

    2. 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扇动。扇风点火。

    3. 用手掌打:扇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