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
拼音:wén yì
注音:ㄨㄣˊ 一ˋ

文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辞的意义;文章的意境。

引证解释:

⒈ 文辞的意义;文章的意境。

《汉书·王莽传下》:“宗属为皇孙,爵为上公,知宽等叛逆族类,而与交通,刻铜印三,文意甚害,不知厌足,窥欲非望。”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
《元史·韩性传》:“作大义,操笔立就,文意苍古。”
鲁迅《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也不仅据文意的华朴巧拙定时代,因为作者是文人还是市人,于作品是大有分别的。”

网络解释:

文意

  • 文意,汉语词汇。
  • 拼音:wén yì
  • 释义:文辞的意义;文章的意境。
    • 1、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 2、严复译文奇崛深婉,用词古奥,或谓之得其寰中,有时也不免流于深涩,反害其义;甚至导致文意的走光,即文意不确。
    • 3、中文意思:今晚,大家就坐在承载“历下亭”的这个小岛上,…
    • 4、翻译了成一大段文言文意思才加我们小组一分。
    • 5、本文意在运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结合东财网院网络教育产品的特点,为学院制定适宜的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 6、学生只有在熟读课文,理解文意之后才能拟出这些带着他们思考痕迹的题目。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