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
拼音:duì rì
注音:ㄉㄨㄟˋ ㄖˋ

对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引证解释:

⒈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
(2)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庾信《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网络解释:

对日

  • 对日是指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后汉书.黄琬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