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岁
拼音: | qī suì |
注音: | ㄑ一 ㄙㄨㄟˋ |
期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朞岁"。 2.一周岁。 3.指一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朞岁”。
⒉ 一周岁。
引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朞岁而孤,叔父司空简穆公,早所器异。”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朞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効,十二朝身死。”
清徐士銮《宋艳·奇异》:“我死无乳,故日市粥以活之,今已期岁。”
⒊ 指一年。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芳林十哲》:“秦韜玉 ……驾幸西蜀,为田令孜擢用;未期岁,官至丞郎,判盐铁,特赐及第。”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朞岁, 晋公黜岭外, 李復謁唐。”
国语词典:
一周岁。《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期岁而孤,叔父司空简穆公,早所器异。」《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帽》:「期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效,十二朝身死。」亦用于指一年。《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字义分解
- 拼音qī,jī
- 注音ㄑㄧ,ㄐㄧ
- 笔划12
- 繁体期
- 五笔ADWE
q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3.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4.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5.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6.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jī1.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