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成
拼音:qǔ chéng
注音:ㄑㄨˇ ㄔㄥˊ

取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媾和。 2.谓学成。

引证解释:

⒈ 媾和。

《左传·庄公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夏, 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

⒉ 谓学成。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李节﹞少工欧阳率更书……尝於衢路间,忽见士人, 节谓之曰:‘速将二千钱来,二十日内,教你欧书取成。’”

网络解释:

取成

  • 取成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ǔ chéng,解释为媾和。
    • 1、这世界上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只是有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罢了。、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 2、有口腔综合局和国家局采取成为持牌,她说。
    • 3、攀登书山游书海,始终如一儿郎。十年一日重积累,厚积薄发征考场。挥斥方遒书才思,指点江山生光辉。扬帆直取成功路,折取桂冠添锦绣。全国高考日,愿学子胜利而归。
    • 4、如果你获取成功,将它看作是一个里程碑,庆祝你的成功,但是不要因此而限制住你自己和你的事业。
    • 5、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成功,然后成功就会像一个大巴掌,打在那些曾经看不起你的人脸上,要多响有多响,要多爽有多爽!
    • 6、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