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
拼音:shěng huì
注音:ㄕㄥˇ ㄏㄨㄟˋ
词性: 名词

省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会晤;相见。
2.晓谕,吩咐。
3.领悟;明白。
4. 省行政机关所在地。

引证解释:

⒈ 会晤;相见。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公既为丞郎, 永兴魏相为给事,因省会, 魏公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坐上皆惊。”
元汤式《望远行·四景题情·冬》曲:“他若是来时节,那一场省会,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腮上鎚。”

⒉ 晓谕,吩咐。

《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近按临衡州路省会本路医学保举到后进医生名数升习科业,已督所属依例训诲外,今准前因看详。”
《前汉书平话》卷上:“陈豨号令省会诸军,无得与王陵打话,牢守城门。”
《三国志平话》卷上:“若我要你用度,有文字到时,火速前来。但有徒弟,都依省会。”

⒊ 领悟;明白。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敢把你拖到官司便下牢,我先教你省会了。”
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亲书退字参详去,待教我自省会,莫踌躇。”

⒋ 省行政机关所在地。

清冯桂芬《重儒官议》:“移书院於明伦堂侧,建精庐,可容一二百人,郡县主之,省会则督抚学政主之。”
茅盾《尚未成功》二:“六个月前,他告别了‘教鞭’,来到这内地的省会一个清闲衙门里当一名科员。”

国语词典:

知道、明白。

网络解释:

省会

  • 省会,或称省治、治所,古称“首邑”。清代称为省城,为省行政中心(政府驻地)。中国的省会为国家一级行政区——一般为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正式文件中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并不称作省会。自治区的行政驻地通常称首府,在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有时也被称为省会;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不称之为省会,直接称之为政府所在地、驻地或治所。
  • 省会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饮食方面过分俭省会造成营养不良。
    • 2、我们的大学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是我们省会的重点大学,所以我很珍惜能够到这里学习,希望以后出来的回报社会。
    • 3、半年前,我还身在另一所城市,那里也许没有省会城市的繁华,但,我却很留恋那里,因为那里承载着我难以忘记的友情。
    • 4、大邑县距离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有几个小时的车程,那里有一座农家宅院,里面的庭院错落有致,经常能看到中国游客来此参观。
    • 5、事发地点位于省会阿塔格以南大约两公里处。
    • 6、报道援引当地警方的话说,这架小型飞机是在从首都马普托飞往尼亚萨省省会利欣加途中发生故障的。

    字义分解

    • 拼音shěng,xǐng
    • 注音ㄕㄥˇ,ㄒㄧ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THF
    • 五行

    • 拼音huì,kuài
    • 注音ㄏㄨㄟˋ,ㄎㄨ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CU
    • 五行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