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
拼音:duì hào
注音:ㄉㄨㄟˋ ㄏㄠˋ
词性: 形容词

对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号duìhào

(1) 查对相符合的号数

对号入座
check the number

(2) 表明某物已经过检查、登记、审核或批准的记号

check mark

(3) 比喻两相符合

言行不对号
coincide

引证解释:

⒈ 查对相合的号数。

清叶梦珠《阅世编·学校五》:“卷上编定坐号,入场对号而坐。”
引申为两相符合。 焦志德力夫《憨憨队长》:“鞋跟脚对号,穿上不大不小。”

⒉ 犹言对照。多指与彼此相合的思想、言行等比较参照。

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四六章:“会上张雷一对号,自己要向上反映的那些情况,全都包括在彭老总向中央反映的情况里,全都被当作右倾批了。”

⒊ 表示正确的符号。一般用于批改学生作业或试卷。如“”或“〇”等。

国语词典:

对照相合的号码。

网络解释:

对号

  • “√”被称为“对号”,读时称“勾儿”、“对勾”,表示完全正确,是中国教师批阅作业时统一使用的符号之一。与之相对的符号是“×”,叫做“叉”。
  • 符号“√”起源于英国。当时,英国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看到作业内容准确无误,便在这个地方写上批语“right”,也就是正确的意思。
  • 因为这个批语有好几个字母,写起来很麻烦,后来就以第一个字母“r”来代表。久而久之,又演化成更加简单的写法,就是“√”。因为这个符号写起来十分方便,以后就在世界上流行起来。
  • 也有说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土生土长的符号,但那时是用于官员批示和算账。
    • 1、我们都太容易让一首歌带自己对号入座,听见一首歌的时候,像自己就行走在歌词里。习惯了把自己伪装起来,告诉别人,我还是那个我。晚安。
    • 2、本“盘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切莫对号入座。
    • 3、记者现场还看到了一坡长长的阶梯,上面写着“纸婚、布婚、皮婚、丝婚、木婚”等字样,请市民“对号入座”,希望市民能走完这坡梯坎,直到钻石婚。
    • 4、变身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游心骇耳,妄言妄听。
    • 5、终于,我在一次月考中获得了班级的前三名,当我看到这张满是对号,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的试卷时,我不禁欣喜若狂而又热泪盈眶。
    • 6、这种绿皮车没有严格对号入座的要求,无论车票上开的是哪个座号或者有的干脆就是无座,乘客都可以先上车再找座位,最重要的就是抢时间。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拼音hào,háo
    • 注音ㄏㄠˋ,ㄏㄠ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GNB
    • 五行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