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絣
拼音:jiǎ bīng
注音:ㄐ一ㄚˇ ㄅ一ㄥ

甲絣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以系结铠甲部件使之成为整体的绳。

引证解释:

⒈ 用以系结铠甲部件使之成为整体的绳。

《战国策·燕策一》:“妻自组甲絣,曰有大数矣。”
吴师道补正:“以绳直物曰絣,此谓编组穿甲之绳也。”

网络解释:

甲絣

  • 甲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ǎ bīng,指用以系结铠甲部件使之成为整体的绳。
  •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

    • 拼音bēng,bīng,pēng
    • 注音ㄅㄥ,ㄅㄧㄥ,ㄆㄥ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UAH
    • 五行

    bēng

    1. 绳子:“妻自组甲絣。”

    2. 继续:“将絣万嗣。”

    3. 编织。

    4. 捆绑。

    5. 绷;张。

    6. 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

    bīng

    1. 错杂:“絣之以象类,播之以人事。”

    pēng

    1. 张弓。

    2. 没有花纹的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