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曲
拼音:píng qǔ
注音:ㄆ一ㄥˊ ㄑㄨˇ

平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本《后汉书.梁节王畅传》:"不意陛下圣德,枉法曲平,不听有司,横贷赦臣。"李贤注:"曲法申恩,平处其罪。"后因以"平曲"谓不依法律而予宽大处理。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平曲”谓不依法律而予宽大处理。

语本《后汉书·梁节王畅传》:“不意陛下圣德,枉法曲平,不听有司,横贷赦臣。”
李贤注:“曲法申恩,平处其罪。”
唐骆宾王《畴昔篇》:“适离京兆谤,还从御府弹。炎威资夏景,平曲况秋翰。”

网络解释:

平曲

  • 平曲,为平家琵琶曲的简称,兴起于江户末代,明治时期开始衰退,是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化,音乐。最初是由名叫生佛的盲人讲述《平家物语》,后世模仿生佛特有的声调而逐渐形成了平曲。
  •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 拼音qū,qǔ
    • 注音ㄑㄩ,ㄑ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AD
    • 五行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