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纽
拼音:shēng niǔ
注音:ㄕㄥ ㄋ一ㄡˇ

声纽的意思

词语解释:

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参见'声母'。

引证解释:

⒈ 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参见“声母”。

国语词典:

声韵学中指声母的旧称。如帮、滂、并、明等。

网络解释:

声纽

  • 音韵学术语。又称纽、音纽。声母的别称。 表示声母名称的还有“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因为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人们是用汉字来为汉字注音的。汉语声纽的最早标目,是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即3 6个“纽”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的名称是: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晓,匣,喻,来,日。
  • 三十六字母分类表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 拼音niǔ
    • 注音ㄋㄧ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NFG
    • 五行

    (1)(名)器物上可以抓住并提起来的部分:秤~。

    (2)(名)(~子)纽扣:衣~。

    (3)(名)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