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惧
拼音:tì jù
注音:ㄊ一ˋ ㄐㄨˋ

惕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戒惧。

引证解释:

⒈ 戒惧。

《吕氏春秋·慎大》:“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寧,欲令伊尹往视旷夏。”
《易·乾》“夕惕若厉” 唐孔颖达疏:“虽至於夕,恆怀惕惧。”

网络解释:

惕惧

  • 戒惧
  • 《吕氏春秋·慎大》:“ 汤 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 伊尹 往视 旷夏 。”《易·乾》“夕惕若厉” 唐 孔颖达 疏:“虽至於夕,恒怀惕惧。”
    • 1、事实也证明,只要常怀惕惧之心,建立常态化的预警机制,有些地质灾难,如泥石流,还是可防可测的。 ()
    • 2、要树立红线意识,就要时时刻刻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思想,无一时不警醒,无一刻不惕惧,始终把安全作置于首要位置。
    • 3、网络安全,要防患未然于前,这样才能降低和减免用户的损失和打击的成本;对于网络犯罪,更要重拳出击在后,这样才能让玩忽职守者和图谋不轨者心生惕惧
    • 4、然而,他们的惕惧,不是迅速改掉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而是“你说我就抓你”,竟是顾不得之前已经有人为此声名狼藉,也要前仆后继。
    • 5、至少,让硕鼠们心生惕惧,不敢“见人开仓亦不走”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JQR
    • 五行

    1.  戒惧,小心谨慎:警惕。惕惧。惕惕。惕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2.  疾速:“一日惕,一日留”。

    • 拼音
    • 注音ㄐㄩ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NHWY

    (动)害怕;恐惧:畏~|毫无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