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台
拼音:xué tái
注音:ㄒㄩㄝˊ ㄊㄞˊ

学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代学政的俗称。

引证解释:

⒈ 清代学政的俗称。参见“学政”。

《儒林外史》第六回:“前任学臺周老师举了弟的优行。”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学臺大人,钦差体制,何等威严。”

国语词典:

职官名。为清代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考课升降事务的官。

网络解释:

学台

  • 学台,是指明国子监与国子学合一,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
  • 字义分解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