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台
拼音:yī pào tái
注音:一 ㄆㄠˋ ㄊㄞˊ

一炮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言。相当十里地的距离。

引证解释:

⒈ 方言。相当十里地的距离。

邓普《老猎人的见证》三:“放个野鸡蛋在地上,一炮台(相当十里)以外,能看得见野鸡雏孵出来。”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páo,bāo,pào
  • 注音ㄆㄠˊ,ㄅㄠ,ㄆㄠ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OQNN
  • 五行

páo

1. 烧:炮炙。炮烙(luò)。炮制。

bāo

1.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

2.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pào

1.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弹。

2. 爆竹:鞭炮。花炮。

3.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