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质虎皮
拼音:yáng zhì hǔ pí
注音:一ㄤˊ ㄓˋ ㄏㄨˇ ㄆ一ˊ
词性: 成语

羊质虎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李轨注:“羊假虎皮,见豺则战;人假伪名,考实则穷。”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绍吐血身亡,后人有诗曰:‘空抬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鷄胆事难成。’”
明王世懋《艺圃撷馀·论诗》:“小诗欲作王韦,长篇欲作老杜,便应全用其体,第不可羊质虎皮,虎头蛇尾。”

国语词典:

羊披上虎皮,本性仍是怯弱。比喻空有壮丽的外表,而缺乏实力。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元.汪元亨〈折桂令.厌红尘拂袖而归〉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也作「虎皮羊质」。

网络解释:

羊质虎皮

  • 羊质虎皮,读音:yáng zhì hǔ pí,汉语成语。释义:外强内弱,虚有其表。出处:汉·黄石公《素书》
  • 羊质虎皮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 2、他看来气势汹汹,其实是羊质虎皮,你不用怕他!
    • 3、虽然他人高马大,但其实是羊质虎皮,虚弱得不堪一击。
    • 4、这些罪犯表面上气势汹汹,实际上是羊质虎皮,内心虚弱。
    • 5、有人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一大堆吓人的头衔,沾边的、不沾边的、自封的都往上挂,这种羊质虎皮的做法有什么意思呢?
    • 6、侵略者都是羊质虎皮,不堪一击。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xiáng
    • 注音ㄧㄤˊ,ㄒ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DJ

    y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FMI
    • 五行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 拼音
    • 注音ㄆ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CI
    • 五行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