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察
拼音:xí chá
注音:ㄒ一ˊ ㄔㄚˊ

习察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朱熹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学习省察。

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朱熹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网络解释:

习察

  • xí chá ㄒㄧˊ ㄔㄚˊ
  • 习察(习察)
  • 谓学习省察。语本《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朱熹 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UD
    • 五行

    (1)(动)学习;练习;温习:~武|~练。

    (2)(动)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焉不察。

    (3)(名)习惯:恶~|陈规陋~|积~。

    (4)姓。

    • 拼音chá
    • 注音ㄔㄚ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WFI
    • 五行

    (动)仔细看;调查:观~|考~|~其言;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