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
拼音:kǒu chuán xīn shòu
注音:ㄎㄡˇ ㄔㄨㄢˊ ㄒ一ㄣ ㄕㄡˋ
词性: 成语

口传心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引证解释:

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枪法,弹弓,袖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古代戏曲中许多优秀剧目,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口传心授,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国语词典:

授教者口头传授,而受教者心中悟解。《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鎗法弹弓射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也作「口授心传」。

网络解释:

口传心授

  •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 1、全真正韵一直遵循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用上延续着已有的曲目。
    • 2、陈军认为,民族乐器传承过去靠口传心授和精神涵育,培育的是情趣和钟爱。
    • 3、兹余所论,大泄真机,皆列圣口传心授之旨,人能照此下手行持,自能夺天地玄妙之功,穷鬼神不测之奥,诚金丹之口决也。
    • 4、本法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 5、我有一句真言,只有五个字,既不识字,口传心授,也容易记得。
    • 6、道教音乐历代靠口传心授,传承方法隐秘保守,特别是全真道要求更严。

    字义分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NY
    • 五行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EPC
    • 五行

    (1)(动)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

    (2)(动)传授;教: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