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
拼音: | wén shì |
注音: | ㄨㄣˊ ㄕˋ |
文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士
(1) 读书人;文人
英
引证解释:
⒈ 知书能文之士。
引《战国策·秦策一》:“文士并饰,诸侯乱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陇右多文士, 光武加意於书辞。”
唐韩愈《与袁相公书》:“窃见朝议郎、前太子舍人樊宗师 ……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豢养文士仿佛是赞助文艺似的,而其实也是敌。”
国语词典:
有知识文才的人。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文士 (圣经人物)
文士 (词语解释)
- 1、您是金枝玉叶,我却不过一介文士,所以你还是走吧!
- 2、说罢,那文士右手一划,幻起重重圆圈,左手却自重重圈影中电射而出,疾袭过来。
- 3、所以可说方苞学问的规模,其后有一定的逻辑推导而成,仅以文士视之,并不能见方苞治学之全。
- 4、由于男性文士在中国文化结构中的特定身份及其处境,女性优伶颇为容易成为男性文士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幻想对象。
- 5、一时间,婺源茶道全国闻名,人们记住了婺源茶道的三道茶农家茶、富室茶和文士茶。
- 6、完颜永成自幼喜读书,晚年所学益醇,“每暇日引文士相与切磋,接之以礼,未尝见骄色”。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