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辞
拼音:fǎn cí
注音:ㄈㄢˇ ㄘˊ

反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转告。 2.反复叙说之辞。如《楚辞》中的"乱曰"﹑荀子赋中的"小歌"。 3.谋反的供辞。

引证解释:

⒈ 犹转告。 《国语·越语下》:“王孙雒曰:‘子范子将助天为虐,助天为虐不祥。

雒请反辞於王。’”
韦昭注:“请以辞告越王。”

⒉ 反复叙说之辞。如《楚辞》中的“乱曰”、 荀子赋中的“小歌”。

《荀子·赋》:“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杨倞注:“反辞,反覆敍説之辞。犹楚词‘乱曰’。”

⒊ 谋反的供辞。

《史记·李斯列传》:“使者来,会丞相下吏, 赵高皆妄为反辞。”

字义分解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CI
  • 五行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UH
  • 五行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