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髻儿
拼音:chán jì ér
注音:ㄔㄢˊ ㄐ一ˋ ㄦˊ

缠髻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潘金莲﹞梳一箇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

国语词典:

古时女童所梳的发髻。

网络解释:

缠髻儿

  • 缠髻儿,拼音是chán jì ér,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án
    • 注音ㄔㄢ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XYJF
    • 五行

    1.缠绕:~线。用铁丝~了几道。

    2.纠缠:琐事~身。胡搅蛮~。

    3.应付:这人真难~,好说歹说都不行。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DEFK
    • 五行

    (名)梳在头顶上的发结:高~。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