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ó lè |
注音: | ㄅㄛˊ ㄌㄜˋ |
词性: | 名词 |
伯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伯乐
(1) 相传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伯乐”不但指个人,还可以用于集体
引证解释:
⒈ 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他认为一般的良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绝伦的千里马,则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列子·说符》。
引《庄子·马蹄》:“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
陆德明释文:“伯乐,姓孙,名阳,善驭马。”
《吕氏春秋·观表》:“古之善相马者……若赵之王良,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之一:“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昭其能。”
⒉ 喻指有眼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出色人才者。
引唐韩愈《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清纳兰性德《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世无伯乐谁相识,驊騮日暮空长嘶。”
孙犁《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有时是编辑一眼看高,一眼看低,这叫没遇见伯乐。”
⒊ 星宿名。
引《庄子·马蹄》:“及至伯乐”
陆德明释文引《石氏星经》:“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 孙阳善驭,故以为名。”
《晋书·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国语词典:
人名。周代善于相马的人,其名传说纷纭,或为王良、孙阳。
网络解释:
伯乐 (汉语词汇)
伯乐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识才当如伯乐,假如缺乏眼光,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
- 2、伯乐相马,相而不骑,不如不相!
- 3、我们盼望有伯乐相马的机会。
- 4、伯乐相马这个故事,千年流传不衰,就是人们始终期盼着伯乐能够永存。
- 5、虽然时下人浮于事,只要你是千里马,就不怕没有伯乐。
- 6、伯乐不可欺马,君子不可以欺人。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伯
- 五笔WRG
bó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bà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 拼音lè,yuè,lào
- 注音ㄌㄜˋ,ㄩㄝˋ,ㄧㄠˋ,ㄌㄠˋ
- 笔划5
- 繁体樂
- 五笔QII
lè
1.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3.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乐了。
yuè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lào1.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