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畚
拼音: | mài běn |
注音: | ㄇㄞˋ ㄅㄣˇ |
卖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晋书.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于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猛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有一人引猛进拜之,父老曰:'王公何缘拜也!'乃十倍偿畚直,遣人送之。猛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后因以"卖畚"为典实。
引证解释:
⒈ 《晋书·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於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 猛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有一人引猛进拜之,父老曰:‘ 王公何缘拜也!’乃十倍偿畚直,遣人送之。
引猛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
后因以“卖畚”为典实。 唐李白《留别王司马嵩》诗:“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网络解释:
卖畚
字义分解
- 拼音mài
- 注音ㄇㄞˋ
- 笔划8
- 繁体賣
- 五笔FNUD
- 五行水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