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春
拼音:dà dì huí chūn
注音:ㄉㄚˋ ㄉ一ˋ ㄏㄨㄟˊ ㄔㄨㄣ
词性: 成语

大地回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冬尽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常比喻形势好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大地春回”。指冬尽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常比喻形势的好转。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二回夹注:“阴历初三日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故诹吉于初四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六章:“楼三室的对联,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横额是:‘大地春回’。”

国语词典:

冬天过后,春天来了,地球回暖,一片绿意盎然。

如:「看!树木冒出新芽,万物欣欣向荣,大地回春了。」

网络解释:

大地回春 (汉语成语)

  • 大地回春,汉语成语。
  • 拼音:dà dì huí chūn
  • 释义: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 大地回春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和风送暖,大地回春,正是踏青的时光。 
    • 2、春天醒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啊!春天真美呀。
    • 3、大地回春,一片欣欣向荣。
    • 4、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也作“大地春回”。
    • 5、大地回春,红情绿意,一片生机。
    • 6、惊蛰过后,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huí
    • 注音ㄏㄨㄟ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LKD
    • 五行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

    • 拼音chūn
    • 注音ㄔㄨ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JF
    • 五行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