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墒
拼音: | shī shāng |
注音: | ㄕ ㄕㄤ |
失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壤失去了适合种子发芽或作物生长的湿度。
引证解释:
⒈ 土壤失去了适合种子发芽或作物生长的湿度。
例如:受旱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已经抢救的作物也会很快脱水或失墒,有再度受旱的可能。
网络解释:
失墒
- 1、效接墒雨晚,土壤失墒面积将会不断扩大,给春播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 2、同时,西部地区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土壤失墒速度加快,农业干旱也会进一步蔓延。
- 3、当前,河北省棉花正处于适宜播种期,土壤失墒进一步加大,不利于棉花播种。
- 4、高温少雨天气造成土壤失墒加快,作物蒸腾量加大,令旱情迅速发展。
- 5、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由于持续高温少雨,使辽宁土壤失墒加快。
- 6、据了解,造成目前农业区旱情持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前期当地降水持续偏少,再加上近期青海大部分地区吹风天气明显增多,土壤失墒比较严重。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笔划5
- 繁体失
- 五笔RWI
- 五行金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