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石失
拼音:nà shí shī
注音:ㄋㄚˋ ㄕˊ ㄕ

纳石失的意思

词语解释:

蒙古语音译。元代贵族用的一种金锦,由金线织成。

引证解释:

⒈ 蒙古语音译。 元代贵族用的一种金锦,由金线织成。

《元史·舆服志一》:“玉环綬,制以纳石失。金锦也。上有三小玉环,下有青丝织网。”
亦作“纳失失”。 明陶宗仪《辍耕录·金灵马》:“凡宫车晏驾……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

网络解释:

纳石失

  • 元代丝织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金石”,也叫“织金锦”。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缎,是一种用金线显示花纹从而形成具有金碧辉煌效果的织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MWY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GTG
    • 五行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WI
    • 五行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