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状软骨
拼音:sháo zhuàng ruǎn gǔ
注音:ㄕㄠˊ ㄓㄨㄤˋ ㄖㄨㄢˇ ㄍㄨˇ
词性: 名词

勺状软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勺状软骨sháozhuàng ruǎngǔ

(1) 喉部上方的三角形小软骨,位于环状软骨后上部,左右各一。声带附着在勺状软骨前部的突起部位

spoon cartilage;arytenoid cartilage

网络解释:

勺状软骨

  • 勺状软骨:左右各一,位于环状软骨板上方中线两侧,构成喉后壁的上部。每一环状软骨形似三边锥体形,分为一尖、一底、两突、三个面。尖伸向后内,其上有小角软骨与之结合;底与环状软骨构成关节。后面被勺横肌遮盖;外侧面有声带肌和甲勺外肌附着;内侧面窄而平滑,朝向喉腔,其下缘构成声门裂的软骨间部。由底向前伸出的突起为声带突,尖锐而富有坚韧性;向外伸出的突起称肌突,大部分喉肌附着于此。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áo
    • 注音ㄕㄠ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QYI

    (1)(名)舀东西的用具;略作半球形;有柄:马~|铁~|~子|~儿。

    (2)(名)容量单位。十撮等于一勺。十勺等于一合(ɡě)。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DY
    • 五行

    (1)(动)形态:~态|奇形怪~。

    (2)(名)情况:~况|病~。

    (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

    (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

    • 拼音ruǎn
    • 注音ㄖㄨ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QWY

    (1)(形)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柔~|~木。

    (2)(形)柔和:~风|~语。

    (3)(形)软弱:两腿发~|欺~怕硬。

    (4)(形)能力弱;质量差:工夫~|货色~。

    (5)(形)容易被感动或动摇:耳朵~。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