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箭
拼音:bái yǔ jiàn
注音:ㄅㄞˊ ㄩˇ ㄐ一ㄢˋ

白羽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尾部装置白翎的箭。

引证解释:

⒈ 尾部装置白翎的箭。

《北史·突厥传》:“﹝隋煬帝﹞取桃竹白羽箭一枚以赐射匱,因谓之曰:‘此事宜速,使急如箭也。’”
唐李白《北风行》:“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网络解释:

白羽箭

  • 白羽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ái yǔ jiàn,意思是尾部装置白翎的箭。
  •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
    • 注音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NNYG
    • 五行

    (1)(名)羽毛。

    (2)(名)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UEJ
    • 五行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