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类
拼音: | děng lèi |
注音: | ㄉㄥˇ ㄌㄟˋ |
等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等级类别。 2.同辈;同类。 3.相同﹐相等。
引证解释:
⒈ 等级类别。
引《孔丛子·刑论》:“中国之教,为内外以别男女,异器服以殊等类。”
⒉ 同辈;同类。
引《后汉书·陈寔传》:“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
《宋书·卜天生传》:“屋后有一大阬,广二丈餘,十人共跳之皆渡,唯天生坠阬, 天生乃取实中苦竹,剡其端使利,交横布阬内,更呼等类共跳,并畏惧不敢。”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稠禪师﹞闭户抱金刚足而誓曰:‘我以羸弱为等类轻侮,为辱已甚,不如死也。’”
⒊ 相同,相等。
引清唐甄《潜书·审知》:“智力等类,熟知将能;信疑爱怨,熟知卒用。”
字义分解
- 拼音děng
- 注音ㄉㄥˇ
- 笔划12
- 繁体等
- 五笔TFFU
- 五行木
(1)(动)程度或数量上相同:~同。
(2)(动)等候;等待。
(3)(动)等到。
(4)(名)等级:优~。
(5)(名)种、类:这~事。
(6)(助)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我~。
(7)(助)表示列举未尽:我喜欢吃苹果、香蕉~~。